周晓光:饰品业“黄埔军校”要的是一片森林

更多
2012-08-24 13:46:31 来源: 神州加盟网  有819人参与
  • 经营范围:饰品,化妆品、化妆用品、情侣用品
  • 门店数量:40家
  • 单店投资额:5~10
企业已备案
企业已认证
成交领红包

  新光饰品公司是优先个在义乌注册生产饰品的企业。那时新光饰品加盟品牌创始人周晓光还没来得及为未来担心,公司已经被雪花般飞来的订单淹没,从上到下都忙得马不停蹄。可是到1996年初,周晓光突然发现,在新光公司成立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义乌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就冒出了三四百家饰品公司,并以平均每个月诞生几十家的速度增长着。

 

  饰品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,创业门槛也不高。不用很多资金,租块场地再雇上几个人,就可以开一家小型的饰品生产厂。开始,周晓光觉得别人开公司生产饰品很正常。直到不断有人向我提出辞职,不少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离开公司,并开始影响新光的正常运转,我才猛然惊醒。


  在创办初期,新光公司发展势头迅猛,一直在不断招人。可越是生意繁忙,希望人员增加、稳定时,却越是人员流失加剧。


  1996年时,公司的人数还很少,就有两位我非常重用的经理跑出去办厂,还带走了办公室的一个女孩子和其他工人。如果是正大光明地出去,周晓光不会反对。可是他们甚至把车间里的工具都偷偷拿走。1998年时,有一个在新光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,说自己肝不好,要离开公司。我很同情他,帮他找医院,让他先安心养病。除1 000多元工资之外,又额外给了他2 00优惠。谁知他早已在外面联系妥当,出去就办厂了。

  这都是对周晓光打击相当大的几件事。


  一度,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竞争对手,周晓光心里很着急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后来走的人太多了,周晓光也渐渐习惯了,并开始安慰自己:方法总会比困难更多一些。


  直到有一天,周晓光突然想通了:如果义乌只有新光一家公司做饰品,那么全世界各地那么多的客户就可能不会来义乌了。周晓光根本没有能力满足这个客户圈。只有把这个产业做大,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过来。


  很快,周晓光又有了新的发现:这么多企业需要人,这么多同类产品都卖得出去,说明饰品市场的潜力真的很大,新兴的饰品行业前途实在未可限量。


  周晓光继续加紧步伐不惜花巨资培训员工。起初是每年几十万,后来增加到上百万。2006年的培训费花了近800万,2007年达1 000万。“批发人才”成了新光的一大特色。


  周晓光跟自己说,经过公司的培训后,哪怕只留下来30%的人,都是值得的。员工日后一定会知道,培训才是很大的福利。就算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吧,提高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基础素质,也是一个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做的事情。


  周晓光想,我们这个行业,同行并不是竞争对手,而是应该携手前行的朋友。新光很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。只有行业的共同努力,去传播饰品的时尚文化,才能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

  现在看来,新光对义乌饰品行业的很大贡献是引路发展潮流,为行业输送了很多人才。十余年间,从新光出去、自己当了老板的就有600多人。我们在不断地生产人才,人员流动很快。虽然会损失一些人才,但对我来说这不是负担,我得到的更多。


  在义乌,新光集团有饰品行业的“黄埔军校”之称。到现在,几乎义乌每家饰品企业都有新光以前的员工。这个称号开始时是夹杂着半赞叹半调侃的味道的,然而今天,更多的则是带着一种由衷的钦佩和赞赏的态度了。


  但周晓光并不因为这些赞誉而满足,她依然坚信:如果跳出新光,从整个义乌的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,仅靠一两家企业做大是远远不够的,尤其是饰品行业。短时间内义乌有快速发展是很好的事情。只有产业人气的聚集,才能形成气候,带动整个行业共同兴旺发展。


  1999年后,公司进行改革时,周晓光的态度比较理性,也鼓励一些元老出去创业。因为之前有人出去办厂办得很成功,她相信他们也有这样的能力。她在资金、社会关系上给了他们支持和帮助。现在他们都已自立门户,虽然平时很少联系,但如果有困难我都会伸出援手。

  刘汉国是2000年8月离开新光的,周晓光借给他一笔钱创业。当时他办厂要租房子、筹备人手,资金比较紧张,于是我让他买新光的材料,连续两三年我都给他赊账。等到他开店铺时,租金很贵,他一时无法负担,周晓光把新光买的义乌国际商贸城第三期的商铺给他用,只收很便宜的租金。到第四期时,由于实行的政策是谁在经营就给谁经营权,他没租第三期就分不到第四期,她干脆就把店铺让给了他。50多平方米的店铺,当时的市价是100多万。


  新光创业初期的这几位元老,周晓光和她先生都把他们当兄弟姐妹一样看待。他们一直记挂着她两,周晓光夫妇也一直关注着他们。2006年周晓光组织义乌的一些饰品企业去沈阳调研市场,正好遇到了刘汉国。当时他们已经几年没见,他和周晓光的先生相谈甚欢,仿佛兄弟一般,感觉就像回到公司初创的时候。有些情谊不是时间的流逝能轻易抹得去的。


  之后,刘汉国每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打电话问候我,还经常去我家吃饭。2007年,他和两位早进新光、又早出来的前同事,一起在周晓光家相聚,其中有一位的公司的销售额已经上亿。


  在我眼里,他们依然是同行、朋友,不是有着竞争关系的对手。刘汉国对我说,虽然现在自己实现目标增加了很多,生活质量也提高不少,但觉得反而是在新光时的工作状态更起劲些。他说,他还是会经常回味在新光的日子,回味新光的那种亲人般的氛围。


  另一位元老卢凤娥,是2001年离开新光的。和周晓光一样,卢凤娥也是家里的老大,也是一个很有家庭责任感的大姐。后来她带了丈夫、妹妹、妹夫、弟弟一共5个人出来,租房子开起了自己家族的饰品公司。

  从新光走出去的人,等到自己开了公司,面临管理、培训等问题,也开始明白我的苦心。卢凤娥就对我说,当时在新光的时候不理解企业形象标识等的推广,觉得费用高,不划算。后来等自己办饰品加盟企业,才明白这些培训课程的重要。


  周晓光很关心他们的发展,请他们免费到新光听课,甚至还让他们的管理人员也来公司参加培训。


  有一个新光过去的员工,现在自己的企业规模也做 到了上千人。新光在哪里开店,他也在哪里开饰品店。不是为了竞争,而是因为跟着新光开店可以赚到钱。他说只要跟着新光,就不会有错,他一直为自己出身新 光而感到自豪。行业是一片大森林,每个企业都是一棵树。如果只有几棵树,无法称之为森林,唯有众木才能成林。如果只有新光做得好,虽然短期内自家的日子可以好,但从长远来看,得不偿失。


  所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但情谊却可以地久天长。人才要流动,才是好的机制。这样的机制要一直延续下去,行业的发展才会生生不息。


  有人说周晓光的胸襟广阔,连男人都自叹弗如。周晓光觉得自己上不负天,下不负人,是足以自豪的。

更多
标签:
妙珮
  • 683 关注饰品
  • 11750 咨询饰品

注册会员-关注品牌-线下推荐-深层交流-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

注  册
猜你喜欢
  
  • 雷尼德服饰定制
微信客服
微信扫一扫
在线咨询
回到顶部